来历:南方都市报
往后,冒用别人身份替代上大学有望被认定为违法行为。10月13日,南都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官网得悉,刑法批改案(十一)草案当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二次审议。
应考、招录事关考生出路。2015年,南都记者曾刊发卧底高考替考安排报导,推进替考和安排考试做弊入刑。裁判文书网相关判例显现,2015年今后,此类违法违法行为遭到严厉打击。替代考试罪、安排考试做弊罪等相关判例从个位数,最高年增了500余起。
相关法条不断完善,公检法机关也对替考推出多项行动。替考入刑5年后,冒名替代上大学也被认定为违法行为,再度引发热议。
“冒名替代上大学”拟写入刑法
南都记者查询全国人大官网得悉,现阶段实施的《刑法》于199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。尔后,依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预防违法需求,《刑法》又历经屡次批改、弥补和完善。
本年,第十一个刑法批改案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。在揭露寻求社会公众的定见主张后,10月13日,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京举行例会,刑法批改案(十一)草案(下称草案)进入二审。
最新草案有多项修正。其间,一些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、部分、当地和社会公众提出,社会上产生的冒名替代上大学等事情,严峻危害别人利益,损坏教育公平缓社会公平正义底线,应当专门规则为违法。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讨,主张采用上述定见。
据新华社报导,13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刑法批改案(十一)草案二审稿作出规则:盗用、冒用别人身份,替代别人获得的高级学历教育入学资历、公务员选用资历、工作安顿待遇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许控制,并处分金。安排、指派别人实施前款行为的,按照前款的规则从重处分。
相关报导曾推进替考和安排考试做弊入刑
近年来,教育领域屡次呈现的冒名替代事情继续引发重视。
2015年6月,南都记者曾卧底高考替考安排,发现湖北单个高校多名大学生参与并在南昌参与高考,企图经过充任“枪手”牟利。报导发布后,江西省教育考试院通报,参与替考大学生将被开除学籍。同年6月,人民日报刊发评论称,替考已成为“安排”和“工业”,最要害的是违法违法本钱太低,呼吁"替考入刑”。
南都报导发布后,在2015年11月实施的刑法(批改案九)中,将安排做弊、生意做弊设备、生意考题、替代考试等归入刑法领域。
除了冒用别人身份参与考试,替代别人入学、入职的现象也屡次被曝光。本年6月,山东曾通报多起冒名替代上大学事情。
山东冒名替代入学事情被曝光时,正值刑法批改案(十一)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张业遂在承受媒体采访时表明,刑法在2015年修正时,针对其时社会上比较突出的考试做弊问题添加了专款,之后高考做弊案子显着削减,可见刑法的效果非常大,主张在现行刑法第284条之一的下面再添加一个条款,即“冒名替代上学做弊罪”。
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朱明春也指出,应该运用这次修正时机建立一个罪名,例如归纳建立“阻碍高级教育考试选取公平罪”,或许单项建立“冒名替代入学罪”,将替考罪名入刑。
替考判例近5年从个位数增至数百起
裁判文书网披露了替考和安排考试做弊入刑后的相关判例。
南都记者整理发现,相关判例触及的罪名包含替代考试罪,安排考试做弊罪,不合法出售、供给试题、答案罪和不合法运用偷听、窃照专用器件罪;触及的考试类型呈多样化,包含高考、研讨生招生考试、公务员考试、专业职称和资历考试、成人自考、机动车驾驶证考试、公务员考试、高级教育自学考试等。
以上述要害词查找,替代考试罪、安排考试做弊罪等的相关判例从2015年的个位数,近年来最高年增500余起。例如,2015年触及替代考试罪的案子仅1起,这一数字在2019年增至293起;2015年触及安排考试做弊罪的案子为3起,2018年增至594起。2020年,上述两项罪名的判例数据有所回落,其间替代考试罪判例降至76起,安排考试做弊罪判例到目前为208起。
在裁判文书网查找“安排考试做弊罪”,相关判例自2015年以来呈上升趋势。
江苏盐城市中院本年9月28日发布的一同替代考试罪二审刑事裁决书显现,2019年7月初,被告人徐某华让被告人杨某生替代其参与一级建造师执业资历考试。同年9月,被告人杨某生持被告人徐某华供给的假造、变造的身份证、准考证,在盐城一工作技术学校考点替考。该案一审判决替考者杨某生拘役三个月,缓刑四个月,处分金三千元;被告人徐某华拘役二个月,缓刑三个月,处分金二千元。被告不服提出上诉后,二审裁决维持原判。
另一同触及驾校考试做弊的判例显现,被告人彭某某因屡次安排多名驾校学员做弊,行为构成安排考试做弊罪,且情节严峻,终究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,并处分金1万,其违法所得上缴国库。